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多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重磅体育政策,旨在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新动力,此次政策调整涵盖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职业体育等多个领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政策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将新增或改造超过10万个社区体育设施,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农村地区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公共体育场馆将逐步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并延长开放时间至每日12小时以上,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锻炼需求。
政策还鼓励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通过政府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调动社会资源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石,未来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让更多人‘动起来’。”
针对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新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保证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并将体育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从2024年起,中考体育分值将进一步提高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部分省份试点将游泳、武术等项目纳入必考范畴。
在体教融合方面,政策鼓励中小学与专业体育机构合作,开设特色体育课程,同时支持退役运动员进入校园担任教练员,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体育不仅是锻炼身体的手段金年会·「中国」官方网站,更是培养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政策调整,让体育教育回归本质。”
在职业体育领域,新政策提出推动足球、篮球等职业联赛的市场化改革,放宽外援限制,鼓励俱乐部青训体系建设,将建立运动员职业发展保障基金,为退役运动员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
针对近年来职业体育中的“欠薪”问题,政策明确要求俱乐部必须按时足额支付运动员薪酬金年会,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表示:“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制度保障,我们将通过政策规范市场秩序,提升联赛竞争力。”
为激发体育产业活力,新政策提出对体育科技、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新兴领域给予税收减免和融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体育场馆运营、赛事IP开发等项目,推动体育产业与文旅、健康等行业的跨界融合。
据统计,2022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占GDP比重超过1.5%,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体育产业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通过政策红利,培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育品牌。”
在全球化背景下,新政策强调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的合作,积极申办高水平国际赛事,并鼓励中国运动员、教练员参与国际交流,将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援助力度,推动体育外交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中国已成功获得亚洲杯、世俱杯等多项国际赛事的举办权,国家体育总局外联司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国际赛事,我们不仅能提升城市形象,还能促进体育文化的双向交流。”
此次体育政策的全面升级,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从全民健身到竞技体育,从青少年培养到职业联赛改革,多措并举的政策体系将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随着政策的落地实施,中国体育有望在群众参与、竞技水平、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