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2日,2023-2024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二站比赛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落下帷幕,中国短道速滑队表现出色,共收获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展现了强大的团队实力和年轻选手的崛起势头,男子500米和混合接力项目夺冠,女子1000米摘银,成为本站比赛的最大亮点。
在男子500米决赛中,中国选手刘少昂以41秒213的成绩率先冲线,为中国队夺得本站首金,这也是他本赛季个人首枚世界杯金牌,比赛中,刘少昂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凭借出色的弯道技术和爆发力,始终压制对手,韩国名将黄大宪和加拿大选手史蒂文·杜博伊斯分获二、三名。
赛后,刘少昂表示:“这场比赛的关键在于起跑和节奏控制,教练组在赛前制定了详细的战术,我很高兴能够执行到位。”他的稳定发挥也标志着中国队在短距离项目上的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混合2000米接力决赛中,由范可新、公俐、刘少昂和刘少林组成的中国队以2分43秒121的成绩夺冠,比赛过程跌宕起伏,中国队在前半程稍显被动,但在最后五圈由刘少林完成关键超越,最终以微弱优势击败荷兰队和韩国队。
这是中国队本赛季首次在混合接力项目中登顶,展现了新老结合的阵容实力,范可新赛后表示:“接力是团队项目,胜利属于每一个人,年轻队员的成长让我们更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公俐作为首次参加世界杯接力决赛的选手,表现沉稳金年会,为中国队最后一棒的反超奠定了基础。
女子1000米决赛中,18岁小将王晔以1分29秒456的成绩获得银牌,刷新了个人世界杯最佳战绩,荷兰名将舒尔廷以1分29秒102夺冠,加拿大选手金·布廷位列第三,王晔在比赛中采取跟随战术,最后两圈连续超越两名对手,虽未能逆转舒尔廷,但表现可圈可点。
王晔赛后坦言:“舒尔廷是我的偶像,能和她同场竞技并站上领奖台,对我而言是巨大的鼓励。”她的突破也标志着中国女队在长距离项目上的新希望。
本站比赛,中国队派出以老带新的阵容,除刘少昂、范可新等经验丰富的选手外,王晔、孙龙等新生代选手也承担了重要角色,教练组表示,本赛季的目标是锻炼队伍,为2026年米兰冬奥会储备人才,从本站表现看,年轻选手在抗压能力和战术执行上均有显著进步。
中国队在男子1500米和女子3000米接力项目中虽未站上领奖台,但均闯入决赛,整体实力稳居世界第一梯队,尤其是男子1500米,孙龙在半决赛中打破赛道纪录,虽因决赛中战术失误仅获第五,但仍展现了中长距离的潜力。
本站比赛,荷兰队延续了上赛季的强势表现,共收获三金,舒尔廷包揽女子1000米和1500米冠军,韩国队则在男子1000米和女子3000米接力中夺冠,黄大宪、金吉利等名将状态稳定,中、荷、韩三强争霸的格局仍是本赛季的主旋律。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和美国队在本站表现平平,但东道主选手杜博伊斯在男子500米中的突破,预示着北美势力可能在未来搅动传统格局。
根据赛程,短道速滑世界杯第三站将于11月17日至19日在美国盐湖城举行,中国队将继续以练兵为主,重点打磨接力项目的配合,教练张晶透露:“盐湖城的赛道速度更快,我们会针对性地调整起跑和超越战术。”
随着赛季深入,各队对冬奥积分争夺将更加激烈,中国短道速滑队能否延续本站的强势表现,年轻选手能否再创惊喜,将成为下站比赛的最大看点。
蒙特利尔站的两金一银,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新赛季注入了强心剂,老将的稳定发挥与新人的脱颖而出,让这支队伍充满希望,在米兰冬奥周期中,中国队正以稳健的步伐向更高目标迈进。